首页
趣知识网 > 战史风云历史 > 人才决定战斗力:解放军培养一无人机操作员至少5年

人才决定战斗力:解放军培养一无人机操作员至少5年

引子 雪野上那道车辙

寒冬,天山脚下,寂静雪野,飞鸟乍惊。

地平线上,一骑铁甲以迅雷之势疾驰而来。寒风中,轰鸣声、电波声交错回荡,硝烟渐渐弥漫开来……某步兵师冬训“大幕”悄然拉开,实战化程度前所未有!

这一幕,浓缩着这支红军部队的“血性”--昔日该师官兵战斗之英勇,毛泽东同志提笔称赞: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。时光荏苒,这一血性基因,如今已融入新一代官兵血液之中。

这一幕,折射出这支红军部队的“灵性”--在当下实现强军目标的历史关头,他们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,以体系化设计、工程化推进思路,科学落实战斗力标准,全方位提升了部队打仗能力。他们被总部表彰为“军事训练一级师”。

凝望远方,皑皑雪野上,留下了一道道车辙。这,是他们用勇气和智慧“趟”出的一条落实战斗力标准、打赢明天战争的路。

■落实战斗力标准,不能“各行其是”,不能“零打碎敲”--

“抓得到底好不好,衡量需要有把'硬尺子'”

落实战斗力标准的“标准”是什么?

这,可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。

这,也是该师推进战斗力标准落实之初遇到的问题。

今夏,酷热戈壁,某团三连组织连队有史以来强度最大的野外训练--连续3昼夜,行程100多公里,全副武装,先后进行奔袭、伪装、夜间按图行进、实弹射击……

3天下来,官兵个个脚上打满血泡,体力透支,训练伤直线上升。整整花了半个月,连队才缓过劲来。

“抓战斗力标准落实,高强度不等于高标准。”这事,引起师党委高度关注。随即,他们对全师部队落实战斗力标准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。

一条向上的曲线随即呈现眼前--与往年相比,各单位自我加码,训练时间、强度都是大幅在增长。

一个不容乐观的现实摆在面前--各单位“自行其是”,你抓你的、我抓我的,抓的标准各不相同,有的高有的低,有的多有的少;有的单位是“零打碎敲”,自己觉得什么重要就抓什么,觉得什么见效快就抓什么……

远观,局面热热闹闹,人人都“抡着胳膊干”;近看,抓落实“深”不下去,低层次徘徊反复。

许多官兵都认为:部队训练强度加大了,实弹打得多了,训练场上硝烟多了,就表示战斗力标准落实的好了,落实到位了。

为何会这样?

究其原因:在官兵心中,落实战斗力标准没有公认的“硬标准”,落实的究竟好不好,各级指挥员大多是凭经验、靠感觉,自己给自己定标准。

调研的结果,让他们眉头紧锁--“基层有热情,有干劲,但是缺方法。”

“干事情需要热情,可要干成事情,仅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。”师政委张泽民一针见血地说:“落实战斗力标准,决不能凭经验盲目去抓,必须要找准抓手,找到科学路径。”

思考的深度,决定行动的力度。“抓得到底好不好,衡量需要有把'硬尺子'。”师党委敏锐地认识到:落实它,必须要有“体系”理念,必须要“在标准上做文章、下功夫”。

落实战斗力标准,必须要把“软标准变硬”--标准越清晰,方向差距越明确,落实就有针对性;必须要把“粗标准变细”--标准越具体,能力要求越明确,落实就有实效性。

几番思考,集纳官兵智慧,该师找到了科学推进战斗力标准落实的“金钥匙”--从实战需求出发,用体系化设计的思路,构建起覆盖全师战斗力生成链条的能力标准体系。

大家都在看